重慶悟空單車退出共享單車市場,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共享單車企業,引起了媒體討論,年輕的創始人雷厚義沒有因為成功的光環讓人矚目,卻因為第一個退出共享單車市場成了網紅。共享單車如果失敗了就算做公益,這是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的名言,卻讓雷厚義成了踐行者。
我就琢磨,這個公益的價值體現在哪呢?
難道是將那些沒法收回的幾百輛單車理解為無償送給了那些占有者?然后視為公益?可是這樣只會助長那些私自將單車據為己有者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的不勞而獲之心,這不是公益,簡直是縱容了。
難道是告訴了人們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不可靠?但是摩拜、OFO仍然在攻城掠地不斷擴張,融資順利,估值攀升,漸成獨角獸。嗯,對了,也許告訴了我們,共享單車市場鏖戰的結果是市場開始清場了,現在是老大通殺,資本決定你的去留。人家摩拜已經定下了不收購同行的戰略,以免激勵更多的競爭者,那些撐不下去的中小競爭者只能自生自滅。所以,或許可以理解為花了300萬元做了一次市場教育的公益吧。
玩笑歸玩笑,講真,共享單車還真是一個公益項目。因為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有助于建設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出行方式,可以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是一個惠民、利民、利社會的商業模式,怪不得還出口到米國了。我本人也是一個直接的受益者,從家里到公司騎行30分鐘,既降低了汽車碳排量又減輕了交通擁堵還順便段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
那么,作為公益項目的參與者,我們每個騎行者是否應該以公益的心態去享受單車給我們帶來的便捷與快樂?
比如,騎行的時候愛惜一下胯下的彩色寶貝,盡量少做容易損壞車輛的野蠻動作。
比如,我們在地鐵口、公交站臺、主道路進出口等地,看到成堆的單車密集地擠在一起嚴重影響通行時,此情此景是否應當提醒自己不要再停在這些地方了,不要去占用這種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地,放棄那種丟下單車即上汽車的優越體驗。
比如,我們看到街頭橫七豎八亂停亂放的單車,感覺城市的風景受到了嚴重影響,是否可以提醒自己停車時不要太隨意,而是更有秩序一些,更整齊一些。
這些難做到嗎?不難。能做到嗎?能。只要你想做。
還有,那些懷著不同目的人為破壞單車損毀單車的人,除了發泄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緒外,你無法改變共享單車的發展趨勢,你在做損人不利已的事,沒有意義。
共享單車的公益價值就體現為共享文明,每個共享單車的經營管理企業、每個參與其中的個人以及社會管理者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共享單車在城市街道的姿勢,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城市文明發展水平和社會管理水平。當各種顏色的單車和諧、文明、有序、整齊地擺放在街頭時,整個社會的文明已經非常高了。這需要一個過程,而共享單車在這個文明培育的過程中,既是促進者,也是鏡鑒者,這或許是共享單車作為公益事業的另一種體現吧。
深圳街道本就沒有悟空的影子,我以前對雷厚義也沒有聽說過,恰恰因為悟空之死讓我知道了悟空單車,了解了雷厚義。悟空雖然倒下了,但是我對雷厚義卻充滿了敬佩?纯此慕洑v,做過旅游、社區服務、現金貸、互聯網金融,敲過代碼,做過產品,賣房賣家具,據說都失敗了,卻是屢敗屢戰。從中我看到了異常堅韌的意志和永不服輸的性格,這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優秀品質。一個九零代居然有這么豐富的經歷,有這么多的人生體驗,這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雷厚義一定會有成功之日。
共享單車領域,我只是一個吃瓜群眾,不便多言。時候不早,該吃晚飯了。
文/明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