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諸葛亮的真實身份嗎?諸葛亮就是漢獻帝是不是真的?這種傳聞有什么依據嗎?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在南陽,一個20歲出頭的庶民竟然敢稱自己為臥龍先生,給自己的住所起名為臥龍崗,時刻以“龍”自居,公然以“龍”的名號混跡于襄陽、荊州一帶結識名士。
公元234年,這一年,東漢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劉協駕崩。這一年,三國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離世,那就是死于五丈原的諸葛亮。漢獻帝與諸葛亮的生卒日,竟然是同年生,同年死。這兩個人在書上沒有多少交集,但是如果考究一下歷史會發現,他們在很多歷史事件的節點上,曾同時出現過。
劉協在還沒有當上皇帝前,為避外戚之亂,隨哥哥漢少帝從長安出逃前往洛陽,被董卓在半路攔截。此時,漢少帝表現得十分慌亂,而劉協卻鎮定自若,說話條理清晰有思有辨,頗有帝王氣質。梟雄出生的董卓很是喜歡劉協的氣魄,回長安后董卓就廢了漢少帝立了劉協,也就是后來的漢獻帝。假設當時漢獻帝就已經從許昌逃了出來!如果漢獻帝已經從許昌逃了出來為什么不立馬昭告天下共討曹賊呢?漢獻帝是怎么逃出來的呢?這就要說起衣帶詔這件事了,他親自策劃了這起出逃的計策。并成功得逃了出來。而曹操發現天子逃走立即殺了宦官,并扶持了一個假的天子上去。而漢獻帝逃出許昌之后肯定想以天子的名義召集諸侯討伐曹操,但是名不正言不順。恐怕還有很大的可能會出現下一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故有“臥龍”這樣的一個外號。

而當時各方諸侯只有劉表是皇室宗親,勢力也比較大,對他比較放心,所以他投靠了劉表,而劉表的手下黃承彥得知諸葛亮乃是當今天子,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從而帶劉表鞏固一下與天子的合作。但是當時的劉表胸無大志,漢獻帝讓劉表攻打許昌,但是劉表沒有同意,漢獻帝也是很無奈只有跟劉備進行合作。而三顧茅廬就是漢獻帝和劉備的切磋。
說到三顧茅廬,大家都知道這個典故,大致講的是劉備去了三次諸葛亮住的茅廬才把他請出山。那么在當時劉備已經是很大的一方勢力了。而請了三次才把諸葛亮請出山。試想一下劉備是當今皇叔,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為何會對一個山野村夫畢恭畢敬呢?
為什么諸葛亮足不出戶就能寫出《隆中對》,就對外面的事情知曉得一清二楚?或許是因為他在天子的位置上坐觀群雄成敗。

后來諸葛亮出山隨劉備攻打天下。直到劉備死后,在劉備即將死去的時候曾對諸葛亮說過“汝可取而代之?”諸葛亮(漢獻帝)既然是以諸葛亮的身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也就不能再搖身一變,變成漢獻帝了。他只能是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備與劉嬋,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斗爭,故而所有的戰略都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即使劉備關張因東吳而死,荊州丟了,戰略依然不變。在諸葛亮生命的后期,有了明知不敵也要恢復漢室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五丈原七星燈滅,油盡燈枯,諸葛亮的一生走到了盡頭。曹魏那邊,見真的漢獻帝已經死于五丈原,那個假貨也就沒有了任何價值,更何況那位假的漢獻帝老早就禪讓出了皇位,讓這個假貨跟隨諸葛亮(漢獻帝)一起離世也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用意。朝代更迭,諸葛亮為其宏圖大業忙碌了一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