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屬于華約和北約。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是相克相生,相互依存。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最典型在一戰、二戰時期的國家集團,協約國、軸心國,還有法西斯和同盟國集團,因為對方的戰敗解體,最后也都沒了。而冷戰時期的華約和北約,也是這樣深度對抗的兩個群體。但是1991年,華約整個崩潰,沒了存在的價值,但是為何北約還要存在呢?
冷戰開始后,美國和蘇聯的矛盾上升,尤其是在歐洲,蘇聯不斷滲透,將很多國家直接納入社會主義國家體系之中,而美國也沒辦法阻擋。于是拉了北約組織,跟蘇聯群毆,而蘇聯也成立華約進行對抗。也就是華約和北約是因為相互之間的對抗和世界爭霸才建立的,跟一戰、二戰一樣,具有相互對抗的屬性,是彼此依存的關系。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華約名存實亡,各國都成為西方一員,華約徹底解體。照理來說,華約崩潰,世界失去爭奪和爭霸的基礎,因此,相生相克,華約崩潰,北約應該也逐步消亡才對。但是華約解體后,北約不但沒消亡,反而是越來越擴大,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主要是三點。
第一,美國不會放棄領導權。
從北約的實際來看,其實就是美國的御用組織,美國具有核心領導權,能夠發揮核心領導力。這對美國來說,無論何時都是一個巨大的軍事政治資本,所以美國不會主動解散北約,反而會讓北約影響力繼續擴大,幫助自己實現全球的控制。而且,美國也發現,北約是其爭霸世界,控制世界,最經濟最省錢的組織,用起來順手,成本還不大,要你你愿意放棄么?
第二,用俄羅斯捆住大家。
很多人可能會說了,美國不想放棄,其他國家不反對么,可以主動退出啊!但是這一點美國也有手段,那就是抓住歐洲的痛點,俄羅斯。俄羅斯一直被歐洲視為心腹大患,尤其是英法德等國,都很害怕這個戰斗民族,強悍國家。
因此,即使蘇聯解體,美國仍然渲染俄羅斯的威脅,以圍堵俄羅斯為新的存在價值。于是捆綁住歐洲各國,繼續留在北約之內,所以,為何北約一直圍堵俄羅斯,就是這個存在價值的體現。
第三,抱團取暖。
從北約的構成來看,主要都是西方國家,西方衰落的大國。而除了他們,世界有100多個國家,還都是受西方殖民過的。尤其是新興的大國,對西方威脅很大,因此,西方抱團,實力世界第一,也是相互取暖,維護西方領導權的需要,就像西方的打狗棍一樣。所以,北約在華約解體后,繼續存在,而且不斷在擴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