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一片慘淡,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夠劍走偏鋒,出奇制勝。報考選調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有很多同學對選調生并不了解,我們今天就從3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來聊聊選調生。
一、什么是選調生?
選調生,就是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的群體的簡稱。
根據2020年的選調生公告,無論是在省直崗位的定向選調生,還是縣級崗位的常規選調生都是需要到基層鍛煉2年,在基層鍛煉期間,每月發放生活補助;
選調生是公務員的一種,錄用后直接為公務員編制。
二、大學生如何報考選調生?
根據中組部有關政策規定,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參加基層服務項目、符合選調生條件的往屆高校畢業生,比如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等也可以報考。報考條件為:
1.有志于從事黨政工作并有發展潛力的優秀畢業生;選調對象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志愿到基層工作,身體心理健康,能適應基層工作需要,勤奮敬業,樂于奉獻;
2.必須通過選調生錄用考試。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兩門課程,主要考察應試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能。面試階段考試包括結構化面談和專業測試,根據單位需要進行,不計入考試成績;
3. 考生必須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本科生還必須為校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或者“優秀學生獎學金”二等獎以上獲得者;研究生須是校級以上“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或者“研究生優秀獎學金”獲得者;
可以看出,選調生的報考條件是比較高的。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仍需要努力學習,做好各方面工作,只有這樣,在機會來臨時才能抓住。
三、選調生與公務員相比,有什么優勢?
選調生是公務員的一種,但與公務員相比,仍有不同,或者說,選調生比公務員在前景發展上,有較大優勢。
1. 培養目標不同。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也就是說,公務員一開始的定義是辦事員,當然后期是可以升職的;而選調生的定義是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所以,選調生的定義是后備干部,當然,升職快慢要看個人造化了;
2. 升職渠道和提拔速度比公務員快得多。公務員的人事權歸屬于具體單位人事機構或上級單位人事機構或人事廳管轄。調動范圍取決于人事歸屬單位,職位一般也只能在該單位人事管理范圍內調動。而選調生是省委組織部的后備干部,人事權歸省委組織部管轄。調動范圍是全省建有黨組織的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社團,可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干部身份,其升職渠道很廣,在相同條件和相同實力條件下,選調生的提拔速度比公務員快得多。
3. 選調生的定級比公務員高。公務員只是普通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級別。而選調生是省、市、縣委組織部掌握的后備干部,一般本科畢業定級科員,碩士定級副科,博士定級正科(科普一下,鄉長的行政級別就是正科級)。我國的干部隊伍中,許多年輕有為領導干部和相當一部分高級黨政干部都是選調生出身,所以,組織部門一直把選調生工作視為優秀年輕干部的“源頭工程”,主要是因為選調生的起點均是學校的優秀畢業生,而且又有基層的實踐經驗。
大概就先聊這么多,其它細節可以在評論區私聊。
總體可以看出,選調生是比公務員還令人羨慕的“金飯碗”。大學應屆畢業生,是報考選調生的最佳、也可能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機會,能否抓住,主要取決你在大學期間的綜合表現了。所以,大學不是“安樂窩”。相反,在大學里更有意識和目的的學習與奮斗,收獲比一般時期要大的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