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一部電影《橫空出世》,講述的是59年中國制造原子彈的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李雪健飾)接到中央委派的使命,帶著一支英雄部隊挺進戈壁灘。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匆匆與妻子王茹慧(陳瑾飾)告別,各科研機構、各重點大學也挑選大批優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他們即將在那里完成一項震驚世界的使命——建造原子彈發射基地。蘇聯專家撤走,科技手段落后,物質極度匱乏,三年自然災害,一個個難以想象的困難相繼而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內無經驗外斷支援的艱苦條件下,一群懷著崇高理想的無名男兒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
這部電影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們現在的國富民強來之不易,是無數先輩用他們的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應當飲水思源。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應該常常看看這樣的電影,要居安思危。
那個時候,美國動不動就拿原子彈威脅我們國家,為了打破美國的核威脅,我們的先輩不畏艱難,研制原子彈。為了不破壞敦煌石窟,為了不影響居民,部隊毅然推翻蘇聯專家的方案,把實驗基地放到了無人煙的羅布泊。

蘇聯解除協議,撤走專家,燒毀圖紙。我們科學家憑著從火爐里撿出來的一些碎片,拼湊起來,自己繼續研究。
沒有計算機,就用算盤來算。啃著饅頭,嚼著咸菜,排除萬難。

無數軍人,科學家為了這個偉大的使命,有家不能回。甚至連夫妻都得保密。
戈壁灘上淡水很難找,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動員全部隊運輸車,從很遠的生活區運送淡水。寧可人吃咸水,也要保證工程的淡水供應。

在三年自然災害時,糧食供應不上,部隊斷糧,草根樹皮都吃光了。大家就唱歌,看電影,用這種精神力量等待三天后糧食補給。
最終在先輩們不懈努力下,中國自己的原子彈橫空出世了,一舉打破了西方列強的核威脅。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