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許冠杰創(chuàng)作了香港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凌云》,隨后,徐小鳳、羅文、林子祥、甄妮等歌手順應潮流的演唱,推動了粵語歌曲的發(fā)展。

由于唱片公司對本土文化的扶持和運作尚未形成規(guī)模化和詞曲創(chuàng)作人員稀缺等原因,電視劇成為傳播粵語歌曲的絕佳途徑。關正杰、關菊英、張德蘭、汪明荃、葉振棠、葉麗儀等歌手都演唱了廣為流傳的粵語電視劇主題曲。
有人把徐小鳳、甄妮、汪明荃、葉麗儀稱為香港八十年代早期四大歌后。其實這是生搬硬套,四人中,徐小鳳一騎絕塵。緊隨其后的甄妮雖然1984年獲得了第一屆香港最受歡迎女歌手獎,但是獲得金針獎比徐小鳳晚了不止20年。

時代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在不斷加快,繁忙的香港人開始厭倦了那些千篇一律不痛不癢的電視主題曲了,而經(jīng)過接近十年的醞釀,粵語歌曲的廣受歡迎讓唱片公司看到了粵語歌曲的光明前景,與此同時,香港的創(chuàng)作人(尤其是填詞人)隊伍也日漸壯大,一場流行音樂的革命風暴已經(jīng)醞釀成熟。第二代粵語男歌手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風頭最勁,被稱為三王。

盡管如此,這次音樂革命在女歌手身上表現(xiàn)得也很明顯。唱片公司開始借鑒國外明星制的成功經(jīng)驗,對歌手從形象到歌路進行設計包裝,請專業(yè)詞曲創(chuàng)作人給他們度身定造歌曲,使歌手的個人風格鮮明凸現(xiàn),從而使本土歌星有了前所未有的個人魅力。
這其中最突出的當數(shù)八十年代后期的四大天后:梅艷芳、陳慧嫻、林憶蓮、葉倩文。

1.梅艷芳(1963年~2003年)
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香港歌影雙棲藝人,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及首位女會長。
1982年梅艷芳獲得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憑借《蔓珠莎華》、《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等一系列電視劇主題曲迅速走紅,但她并不甘心沿著前輩成功卻毫無個性的道路繼續(xù)發(fā)展。在唱片公司的精心策劃下,她用妖女、EvilGirl、烈焰紅唇等意識大膽的歌曲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妖氣十足狂野性感的熱力女郎,而她的慢歌里透出的滄桑氣息也讓人如癡如醉,音樂上的大膽革新讓聽膩了電視劇主題曲的人們耳目一新,1985年-1989年連續(xù)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霸氣十足的梅艷芳成為與譚詠麟、張國榮鼎足而立的樂壇大姐大,風光一時無兩。

盡管梅艷芳的絕代風華傾倒了香港眾生,但其他女歌手的生存空間并沒有因此而減縮。事實上,盡管在各大頒獎禮上領盡風騷,梅艷芳的地位卻時時承受著其他女歌手的挑戰(zhàn),比如陳慧嫻。
2.陳慧嫻(1965-)
1984年出道,20世紀80年代后期,陳慧嫻一改在樂迷心中鄰家女孩型的形象,以《跳舞街》、《不羈戀人》等舞曲完成了從溫柔到熱辣路線的轉(zhuǎn)型。她依靠穩(wěn)定的唱功和清純的聲線在香港樂壇積攢了一批樂迷。她演唱的《人生何處不相逢》《飄雪》、《歸來吧》等歌曲都成為華語樂壇的經(jīng)典金曲。
尤其是《千千闕歌》,使陳慧嫻與梅艷芳的競爭在89年達到白熱化,與梅的夕陽之歌同曲異詞風格迥異的千千闋歌在市場上正面交鋒,結(jié)果陳生生逼退了大姐大,大獲全勝,隨后推出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更是香港流行音樂的經(jīng)典之作。

3.林憶蓮(1966-)
這一時期最有藝術價值的女歌手則非林憶蓮莫屬。90年推出的《野花》、《夢了瘋了倦了》成功地發(fā)掘了流行歌曲中的東方古典神韻,但這兩張專輯在藝術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際也使林憶蓮遭受了市場的沉重打擊,之后林開始在市場和藝術之間左右搖擺,從此一蹶不振。
林憶蓮最早將輕爵士和騷靈樂風引入香港,成為樂壇先驅(qū)。跳舞混音唱片也帶動粵語跳舞音樂的先河。都市女性味的國語情歌也獨樹一幟。

4.葉倩文(1961-)
葉倩文大概是這期間運氣最好的一位歌手了。一首和風細雨式的《祝福》竟創(chuàng)下了香港樂壇一大奇跡————在香港叱咤樂壇流行榜上整整逗留了八個月!1989—1990年間,梅艷芳和陳慧嫻相繼退出樂壇,林憶蓮由于風格過于前衛(wèi)而遭遇市場慘敗,葉倩文得以順理成章地填補真空,這個無甚個人特色的女歌手終于如愿以償?shù)刈舷愀鄹鑹拇蠼愦髮氉乙蛔褪菐啄辏@實在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葉倩文早年歌路有很強的歐美風格,但她走紅的歌曲《晚風》以及她歌壇生涯里拿最多獎項的《祝福》則充滿臺灣流行曲味道。后期葉倩文改編了很多外國歌,麥當娜、珍妮·杰克遜的歌曲都被她翻唱過廣東版。

面對香港媒體評選出的四大天后,梅艷芳顯然是不屑與其他三位并駕齊驅(qū),她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更希望像徐小鳳,地位超然。當然,梅艷芳的樂壇成績確實其他三位,那么誰是二姐呢?你最喜歡哪一位?歡迎留言,如果你點擊關注,或者幫忙轉(zhuǎn)發(fā),那不勝感謝。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