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我來評再讀《月亮與六便士》,我竟然有了一些非常荒誕的想法。
初看書名,很容易先入為主
《月亮與六便士》初次理解就像我們說的面包和理想一樣。我想要的是月亮,可是我拼了命也只能掙到屬于我的六便士。看完整本書,我依然是這樣的想法。主人公拋棄妻子,背叛朋友,窮困潦倒,四處流浪,他不為現實所困,在平淡日子里突然覺醒的那一刻,他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陌生的旅途。
作為一個享受現實生活的人,我不能理解他的作法。也許我的理想早就被磨滅了吧。
而書中除了他,只有兩種人,理解羨慕他的但沒辦法成為他的,和不理解他覺得他是個瘋子的。我就是那個理解羨慕的,但是很可惜,我沒有那樣的天賦
第一次讀完的時候,我只能默默感嘆,為什么天才畫家要他的妻子燒掉他最后的曠世之作,還說一根木棍都不要留。難道一個人拼命的創作,不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嗎?
如果拼了命畫出來的作品,最后卻得不到別人的贊賞和它應該有的榮耀,那這幅作品有什么意義呢?很多人畫畫就是為了成為聞名的畫家啊。
哪怕生前沒有這些榮光,死后得到也是好的啊。可能我比較世俗。
然而,第二遍,我突然懂了為什么名字叫《月亮與六便士》,為什么主人公做了那么多傷害親人朋友的事,他依然受人敬佩。為什么他的畫作能夠吸引我們。
畫畫就像他心中追求的藝術,大部分人認為六便士就是他已經擁有的美好的生活,幾乎沒有人有他的勇氣,在擁有不錯的生活,美滿的家庭,體面的工作的情況下,可以舍下這一切,孤身去陌生的遠方尋找畫畫的靈感。
然而再次讀完我卻覺得,主人公同時擁有著月亮與六便士。六便士是他現實拋棄道德感的一面,他拋家棄子,背叛朋友,通過性欲尋找靈感,毫無道德底線。他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月亮是他的藝術,他什么都可以拋棄,可以不在乎,唯獨畫畫是他在乎的,珍視的,他為了畫畫放下了一切。
他活得窮困潦倒,活得背信棄義,活得毫無底線。他的藝術卻驚為天人,世人景仰。我們無法因為他的現實生活去否定他的藝術,我們也沒辦法因為他的藝術而忽略他的道德敗壞。
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嘔心瀝血完成了理想之作,卻又要將它全部毀掉。就像那句話說的,他活的那么落魄而又美好。
我想其實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的自我已經得到了滿足和救贖,他擁有了他的月亮,而旁人的評論于他而言,原本就不重要,所以更不需要別人去評論他的作品好壞。
月亮與六便士,其實有時候不用選,因為無論怎么選都會有遺憾。只要自己覺得對,只要自己能坦然接受最后的結果,你就得到了自己的月亮。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