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內容簡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屬于雜家作品。
《淮南子》相傳是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后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其歸入“雜家”,《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雜家”,屬于子部。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于道家。“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東漢高誘《淮南鴻烈解序》)。作者認為此書如道一樣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
劉安的父親劉長是漢高祖的庶子,封為淮南王,劉安作為長子,承襲父爵,故亦稱淮南王。劉安撰作《淮南子》的目的,是針對初登基帝位的漢武帝劉徹,反對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淮南子》原書中有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內篇,現今出版版本,大多對內篇進行刪減后再出版。“說林、說山、人閑諸篇多紀古事”。這部書的思想內容以道家思想為主,同時夾雜著先秦各家的學說,故《漢書·藝文志》將之列為雜家類。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劉文典寫有《淮南鴻烈集解》。
《淮南子》作者簡介
關于《淮南子》的作者,有比較含混和比較明確的不同說法。
比較含混的說法是,《淮南子》是淮南王劉安及其賓客共同撰著的;但是史稱淮南王“招致賓客方術之人數千人”,這些人不可能都是《淮南子》的作者;淮南王的門人賓客中究竟有哪些人參與了《淮南子》的撰著,于是又有一種比較明確的說法,認為是淮南王劉安“與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等八人,及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講論道德,總統仁義,而著此書。”(高誘《淮南鴻烈解序》)指出了淮南王以外的另一些作者的名字。再后來,這里出現的八個名字又被統稱為“八公”,于是《淮南子》的作者就成為淮南王劉安和八公了。梁啟超說:“《淮南子》匠心經營,極有倫脊,非漫然獺祭而已。”
《淮南子》書中有較多的《莊子》的影響,已與晚周至漢初南方黃老道家的正宗有所區別。道家由以黃老為主轉移到以老莊甚至以莊列為主,這一轉變在《淮南子》書中已可見其端倪。作為楚文化重要內容的黃老道家兼陰陽數術的思想傳統,到《淮南子》的成書,已經是殿軍之作了。此書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而于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進獻于朝廷。
淮南王劉安是當時皇室貴族中學術修養較為深厚的人,他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著書立說,“作《內篇》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為《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余萬言”(《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然而這部涉及范圍十分廣泛的文化巨著,留傳下來的只有《內書》二十一篇,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淮南子》。
劉安有心在天下一旦發生變亂時取得政治主動,積極制作戰爭裝備,積聚金錢,賄賂漢王朝的地方實力派。又日夜研究軍事地圖,暗中進行作戰部署。淮南國貴族違法的事件逐漸有所敗露,在朝廷予以追查時,劉安最終發起叛亂。然而叛亂迅速被漢王朝成功平定。劉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謀反”罪,自殺。淮南國被廢除。漢武帝在這里設立了九江郡。
《淮南子》經典語錄
1、心哀而歌不樂,心樂而哭不衰。
選自《淮南子·繆稱訓》。哀:悲痛。樂(lè):高興。
【譯文】內心哀痛的人,歌唱也沒有歡樂的表情;內心高興的人,即使痛哭,也沒有悲痛的氣氛。
2、事難成而易敗,名難立而易廢。
選自《淮南子·人間訓》。
【譯文】成就一件事很困難,毀損它卻非常容易;確立一個好的聲譽很困難,敗壞它卻很容易。
3、日滔滔以自新,忘老之及己也。
選自《淮南子·繆稱訓》。日:時光,時間。
【譯文】雖然時光不斷地流逝,但是應不斷地迫求進步,忘卻衰老將降臨自身。
4、逐鹿者,不顧兔;決千金之貨者,不爭銖兩之價。
選自《淮南子·說林訓》。
【譯文】獵鹿的人,不會去顧及兔子;決定價值千金之貨的人,也不會為微小的差價而爭執不休。
5、止言以言,止事以事,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而救火。
選自《淮南子·主術訓》。
【譯文】用言論來制止別人的流言飛語,用行動來平息禍事,就像揚起塵土而平息塵土,抱著柴草去救火一樣。
6、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
選自《淮南子·說山訓》。相從:相互跟從,接近。
【譯文】志趣行為相同的人,相隔千里也能彼此接近,行為志趣不合的人,就是住在對門也不會往來溝通。
7、夫圣人之于善也,無小而不舉;其于過也,無微而不改。
選自《淮南子·主術訓》。舉:提倡。
【譯文】那些圣人對于善事,無論多小也要提倡;對于過錯,無論多小也要改正。
8、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選自《淮南子·主術訓》。
【譯文】衡量左右的人,任用他們沒有偏私,所以可以說是公平的;衡量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頗,因比可以說是正直的。
9、故日月欲明,浮云蓋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選自《淮南子·齊俗訓》。
【譯文】所以,日月總是想光芒四射,但浮云遮蓋了它;河水總是想清澈見底,但泥沙污濁了它;人的本性是平淡節制的,但貪欲損害了他。
10、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選自《淮南子·兵略訓》。
【譯文】帶兵打仗的策略是:向敵人顯示出不強的戰斗力,卻用頑強的斗志去迎敵;向敵表現出自己的弱小,卻有強大的戰斗力去對付敵人;將要從西邊進攻,卻假裝往東邊運動。
結語:
《淮南子》是一部奇書,不但保存了大量的神話傳說資料,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學術價值,還保存了先秦和當時思想的大量材料,試圖在一部書里納入對許多問題的思考和論說。它主張積極進取,對無為而治作了新的解釋,對治國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對天文、地理、節令都做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并以道論為宗本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對我國古代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梁啟超說:“《淮南子》匠心經營,極有倫脊,非漫然獺祭而已。”并評價:“此為秦漢間道家言薈萃之書,宜稍精讀。”
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